命理学基础知识-1

仍在更新中……

基础

事物之间的关系有很多种,如因果、相关等等,命理属于比较典型的相关性关系。从目前接触到的而言,其表现形式很像是一种建立在黑盒之上的数据模型。类似下图:

命理.png

它有几个特性:

  1. 这个数据模型得出的结果是概率估计,并非准确值。概率的大小受很多方面影响,比如地理环境、个人是否受到宗教等强烈外部条件影响以及模型本身是否合适
  2. 不同命理学者掌握的数据模型不同。因为该学科的封闭性、小众性,导致很多人都是闭门造车,就如同机器学习模型的调参一样,不同人使用的参数不同、同一个参数使用的值不同,导致数据模型本身存在差异

  3. 数据模型与黑盒的交互过程、交互方式尚不可知。这大概相当于有监督机器学习,古人通过几千年的观察、总结得出相关的模型理论,但毕竟受限于曾经的计算能力、样本大小、研究人数等限制,目前仍然停留在可以根据生辰、地点等信息计算出亲族关系这些结果的阶段。至于为什么可以实现这样的计算等问题仍然所知十分有限

它的理论基础可以概括为两点

  1. 通过干支符号与时间、空间建立起联系,而一个人的出生日期又可以通过干支符号来表示,进而将人与时间、空间相互关联
  2. 将时间、空间与强弱、生克意象关联,如金木水火土,进而得出与一个人相关的估计结果

干支

干支分为十天干、十二地支

  • 天干:甲(jiǎ)、乙(yǐ)、丙(bǐng)、丁(dīng)、戊(wù)、己(jǐ)、庚(gēng)、辛(xīn)、壬(rén)、癸(guǐ)
  • 地支:子(zǐ)、丑(chǒu)、寅(yín)、卯(mǎo)、辰(chén)、巳(sì)、午(wǔ)、未(wèi)、申(shēn)、酉(yǒu)、戌(xū )、亥(hài)

组合规则

干支的组合规则如下:

  1. 第一轮,甲与子结合,乙与丑结合,以此类推,最后一个是癸酉
  2. 第二轮,甲与戌结合,乙与亥结合,丙重新与子结合,以此类推,最后一个是癸未

  3. 以此类推下去,并重新回到甲子

按照上述组合方式,相当于两个周期数列,其周期分别是10与12,可以得到它们的最小公倍数为60,即干支组合的最小周期为60。以干支符号来表示的年、月、日、时都遵循这样的组合规则

干支与时间

干支符号早于古代便用于记录时间。干,最初仅用于记日;支,最初仅用于记月。古人的哲学观念里,也以日月来作为阴阳的意象代表,也有阳为天,阴为地的思想,所以干慢慢被称为天干,支慢慢被称为地支

古人对时间、历法的认知也是慢慢成长的,天干、地支后期在年月日时都有体现

起源

和公历等所有历法相同,在无尽的时间中,总要确定一个起源或者一个参照点,才能以此确定其它时间的表示方法。据《汉书》记载,年月日时的干支,最初是根据一系列的天文现象定下了第一个甲子年、甲子月、甲子日、甲子时。但后来发现甲子月的时候仍然还是冬天,所以把一年的第一个月换成了丙寅月,并且根据立春这个节气来确定丙寅月的开始。至于年、日、时这三者并没有改变。

在有了干支的组合规则,又有了一个参照点之后,很容易就可以计算出其它时间的干支符号

因为干支的最小公倍数是60,而古人习惯性认为甲子是起点(这当然是有历法、政治等原因的),所以干支纪年也被称为甲子纪年,或者有六十年一甲子的说法。但如今而言,甲子与丙寅等符号并无不同,重要的是天干的规则。干支计算年份只是一道数学题,类似如下:

已知:
1. 某一年的的干支记法,如2021年为辛丑年
2. 干支的组合规则
求:某一年,如1930年的干支符号?

搜索一下就知道1930年是庚午年,以下为解题方法:

img

月的地支

先说地支,月份最早是直接由地支来表示的,因为地支有12个,一年也刚好有12个月。表示时有以下几个规则:

  1. 一月的地支符号是寅,这是从汉武帝太初元年(公元前104年)开始的,一直流传至今

也有记载认为一月为寅是夏历,但是夏在目前来看尚无法成为一个朝代,可信程度有待确认

  1. 历法有太阴历、太阳历和阴阳合历的区别。太阴历即月亮历,是通过月绕地球的规律得出,如用初一、十五、廿九等表示;太阳历是通过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规律得出,如立春、冬至等节气。用地支符号表示月份,依据的是太阳历
  2. 月份的起始点不同,也会影响到干支记年的结果。如公历的2018年(戊戍)2月5日是太阴历的2017年(丁酉)腊月廿日,但是立春是2018年2月4日,所以2018年2月5日的年干支符号为戊戍,而像是2018年2月3日的年干支符号则为丁酉
节气干支符号大致对应的阴历月
立春~惊蛰正月
惊蛰~清明二月
清明~立夏三月
立夏~芒种四月
芒种~小暑五月
小暑~立秋六月
立秋~白露七月
白露~寒露八月
寒露~立冬九月
立冬~大雪十月
大雪~小寒十一月
小寒~立春十二月

月的天干

月的天干由年的天干决定,并且有口诀,名为五虎遁月。但是说实话,你完全可以将月份的干支和年份的干支看成是分离的,两者独立演进互不干扰,只不过从上述所提到的历史角度上而言,确实需要根据年份的干支才能确定一个已知的月干支

同样的,我们确定第一个甲子日之后,日的干支符号就开始独立演进了,每一日变化一次

时干支与上述几个类似。需要注意的时,我们经常见到或者听到的十二个时辰是以地支来表示的,其成型于唐宋年间,对应关系如下表:

地支符号小时
早子0:00~1:00
1:00~3:00
3:00~5:00
5:00~7:00
7:00~9:00
9:00~11:00
11:00~13:00
13:00~15:00
15:00~17:00
17:00~19:00
19:00~21:00
21:00~23:00
夜子23:00~24:00

意象

这里的意象其实主要是指金木水火土五气,也称为五行。其历史也很久远了,早于《周易》之前就已经开始将阴阳视为两种气,慢慢演进到春秋战国时期齐人邹衍的“五德始终”学说,并最终成型,且与阴阳等思想建立联系。这些意象其实不仅仅是一种传统观念,更是古中国一以贯之的哲学理念,承载着不同时代、不同人的哲学思想。可惜的是,从清末民国时期,到现在的新中国,打倒封建,崇尚西方科学的主流想法一致延续着,能深入了解并辩证看待这些意象的人并不多。

不过这里并不是为了讨论这些历史问题,只是作为一个小小的展开。毕竟命理的处境其实就和这些意象差不多,大多数人缺少了解,也缺少意愿了解,进而难以正确认知。不过不论怎样,目前命理所使用的意象主要就是金、木、水、火、土五行

不同于干支符号,干支符号与时间嵌套很深,用软件架构来说就是难以解耦。五行的意象其实不叫金木水火土也行,如果你乐意,大可以叫氢氦锂铍硼,或者ABCDE,都没有问题,但是最好仍然保持金木水火土的这种叫法。这是出于两个原因:

  1. 命理的资料不少,但是基本都遵循了五行的叫法,如果只是你自己改换称呼,看起文献来就很烦
  2. 五行的核心在于其中的生克关系,换个称呼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是,你自己必须建立同样的生克关系并记住,这一点没有那么难,但也没什么必要

所以,当前仍然尊重前人的做法,尊重最先开创五行学说的哲人的冠名权,毕竟别人起名很简洁扼要了,不是什么牛顿第一定律、Gauss-Codazzi-Mainardi公式、普朗格常数...

意象的性质

性质其实就是上述已经提到过的生克关系,大体如图:

  • 相生关系:木 -> 火 -> 土 -> 金 -> 水 -> 木
  • 相克关系:木 -> 土 -> 水 -> 火 -> 金 -> 木

五行生克.jpg

干支与意向

天干与意向

意向
性质强弱
天干